NEWS
采行业之光,聚焦烽火台动态

我国北斗产业链发展现状与趋势

发布时间:2016-01-04 文章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1004

        继美国主导的GPS、俄罗斯主导的格洛纳斯和欧洲主导的伽利略之后,我国自主开发、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近年来以迅猛的发展速度受到全球关注。尤其是随着北斗导航系统进入全球组网阶段,预计到2018年左右就将完成覆盖全球的系统建设目标,巨大的市场前景吸引着众多企业进军北斗产业。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空间段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地面段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个地面站,用户段包括北斗用户终端以及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的终端。系统按照“三步走”的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第一步,2000年形成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区域有源服务能力;第二步,2012年形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区域无源服务能力;第三步,2020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形成全球无源服务能力。2012年12月27日,北斗系统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正式提供连续无源定位、导航、授时等服务,标志着第二步建设圆满完成。2015年3月30日,随着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第三步全球组网建设工作全面启动,预计2018年将率先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基本服务。
  我国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发展,发布了《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从国家层面对卫星导航产业长期发展进行了总体部署。在国家产业政策、专项示范项目等推动下,我国北斗产业迅速发展。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统计:2012年我国北斗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产值接近40亿元,北斗终端社会持有量23万余套;2013年北斗产值102亿元,北斗终端社会持有量超过130万套;2014年国内卫星导航市场新增销售产品及系统超过80%已采用北斗兼容技术;2015年预计北斗市场规模将达到300亿-400亿。
  北斗产业链现状
按照行业通行统计方式,卫星导航产业链一般分为以下几个环节:卫星制造、卫星发射、配套地面设备建设、卫星导航应用以及下游市场。由于卫星制造、卫星发射、配套地面设备建设等均属于军事设施,而北斗产业的未来发展民用市场将占据很大比重,因此,本文主要从民用角度对北斗产业链进行探讨。
  据统计,目前我国北斗产业链企事业单位数量超过13000家,从业人员近40万人。获得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认定的“分理级服务单位”12家、“分理级服务试验单位”49家、“终端级服务单位”64家。产业链上游的芯片、天线、GIS、板卡、地图、模拟源等已实现全面配套,国内自主研发的北斗芯片等基础产品,已进入规模应用阶段;中游的手持型、车载型、船载型、指挥型等各类应用终端已经广泛使用在各个行业,品类已初具规模;下游的运营服务和系统集成业已在各领域进行了探索应用。
  1、基础产品(芯片、板卡及天线)
  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统计数据,2014年北斗芯片、板卡、天线等上游基础产品和高精度产品季度增幅都在20%-25%左右,北斗导航型基带芯片的单季出货量已经超过130万片,射频芯片单季度出货量也接近130万,明显放量,北斗逐步替代GPS将成为常态。
  北斗高精度应用一直代表行业应用的发展潜力,目前高精度板卡和天线已分别占据国内30%和90%市场份额。2011-2014年,我国北斗高精度板卡及天线等基础产品的市场概况如下:北斗高精度板卡出货量为7.6万个,北斗高精度天线出货量为24.75万个。
  2、终端产品
  终端产品种类较多,可分为专业和大众两大领域。专业领域包括高精度测量、GIS数据采集、车辆调度终端等,大众消费领域主要有PND、车载导航设备等。2014年国内导航定位终端产品销量突破3.88亿台,其中:带卫星导航定位功能的智能手机销量达到3.7亿台;汽车导航后装市场终端销量910万台;汽车导航前装市场终端销量约为247万台;各类监控终端销量约650万台;其他PND、个人导航仪产品约70万台;高精度定位接收机或板卡销量(含出口)超过15万台/套。
  3、行业应用
  为推动北斗应用,2011年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组织相关部委和地方主管部门,启动了我国第二代卫星导航重大专项应用示范工程。
  2011年10月,首个示范项目“重点运输过程监控管理服务示范系统工程”启动,工程选取山东、河北等9省(市),对“两客一危”运输车辆(旅游包车、长途班线客车和危险化学品运输车)、应急保障车辆、重载普货车辆等进行基于北斗定位的管理。随后,中国气象局“基于北斗导航卫星的大气、海洋和空间监测预警示范应用工程”、公安部“北斗卫星导航公安应用示范项目”、民政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国家综合减灾与应急典型示范应用项目”、交通部“基于北斗的中国海上搜救信息系统示范工程”、农业部“北斗海洋渔业应用示范项目”、国家林业局“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北斗示范应用系统工程”、国家电网“北斗电力高精度授时与全网时间同步系统应用示范”等行业示范工程相继启动建设。
  2012年5月,首个区域示范工程“珠三角卫星导航应用示范系统工程”启动,该工程将开展:1个北斗城市应用示范(中山市)、2个支持平台建设、3个行业应用示范。随后,贵州、长三角(上海)、陕西、北京、四川、湖南、江苏、湖北、京津冀等省(市)及区域北斗卫星应用示范项目陆续启动,围绕地面基础设施及地方行业或民生应用组织实施。
  此外,2014年国家发改委启动北斗卫星导航产业重大应用示范专项,重点支持北斗室内外位置服务基础平台建设和应用示范、行业重大应用示范、区域重大应用示范。“陕西省西安市北斗智慧旅游及民生关爱示范工程”、“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北斗卫星导航产业重大应用示范”、“绵阳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区域综合示范项目”、“上海市北斗卫星导航产业重大应用示范”、“石河子市北斗系统精准农业应用示范”等一批项目得到专项资助。
  4、基础设施(地基增强站)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是由国家统一规划建设的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主,兼容其他GNSS系统的地基增强系统。根据规划,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将构建全国一张网,实现部门间、地区间、军民用户间资源统筹,数据共享。2014年9月,全国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工程建设正式启动,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作为总体研制单位,将在2015年底前建成框架网和部分区域加密网基准站网络并投入运行,提供米级精度的定位服务,2018年底前建成全国范围区域加密网基准站网络,提供米级、分米级、厘米级和后处理毫米级的高精度位置服务。
  国内区域地基增强站建设方面,北京、深圳、上海、天津、重庆、湖北、湖南、四川、陕西、河南等省(市)正加速推进。2013年2月,全国首个省级北斗地基增强网——湖北示范项目建设完成并投入试运行,包括30个北斗连续运行基准站及相应的控制和服务系统。2014年5月,我国首个海上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渤海湾北斗地基增强系统”通过验收,项目在渤海湾建立了3个北斗/GPS试验基准站。2015年7月,全国ZUI大的省级地基增强系统——四川省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100座地基增强站投入使用。
  海外北斗地基增强站建设方面,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北斗基础设施建设。2013年北斗首个海外地基增强站已经在泰国落地,未来将建设220个基站实现泰国全境覆盖。巴基斯坦、柬埔寨北斗CORS基准站处于稳步推进当中,未来我国将与马来西亚、缅甸、文莱等东盟国家,以及墨西哥、俄罗斯、伊朗等国签署协议建设更多的海外地基增长站。
  产业链发展主要问题
“十二五”期间,在国家政策大力扶持和北斗系统建设逐步完善的环境下,北斗产业链已初步形成。我国北斗产业迎来了跨越式发展,产业正从GPS应用为主逐渐向北斗兼容多系统应用转变,北斗系统将在国防和涉及国家、社会和经济安全的领域逐步替代国外系统或与其兼容使用,并逐渐与GPS竞争大众市场。但我们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国北斗产业发展正面临着核心技术缺失、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市场占有率低、产业标准建设滞后、运营服务不能有效满足应用需求等不利因素,这些问题将严重制约产业的后续发展。
  1、民用方面,国家至今还没有指定一个归口统一管理的部门
  在军用方面,对北斗系统的管理我国设有两家机构,一家是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其主要职能是承担我国北斗系统的空间段、地面段的所有设施设备的投资建设,推动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我国的产业化发展,同时开展北斗系统国际合作战略政策研究和国际市场开拓研究。另一家是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加强北斗导航系统运行维护管理,确保北斗系统连续稳定运行和可靠服务;加强北斗运营服务和应用终端生产企业的监督管理,确保服务质量和安全;加强北斗应用基础标准和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应用发展基础。然而在民用方面,国家至今还没有指定一个归口统一管理的部门,形成了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交通部、农业部、环保部等多头管理、重复管理、各自为战、多头投资的局面,极不利于我国北斗系统在民用领域的产业化、规范化、标准化、有序化的发展。
  2、核心技术缺失及关键设备国产化率低
  在卫星导航产品产业化进程中,核心技术是卫星定位关键芯片,如射频芯片、基带芯片、数据处理芯片等。目前中国卫星导航芯片市场的95%已被美国占领,国内大部分企业还不具备研发此类多模导航芯片的能力,长期以来都没有形成核心技术,阻碍了北斗系统应用的推广,制约了中国卫星导航应用产业的规模化、大众化发展。另外,涉及国家核心经济和安全的许多重要领域,包括民航、交通、电信、金融、电力、物流等基本依赖GPS,对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构成严重威胁。
  3、自主知识产权导航系统市场占有率低
  目前,GPS已如水和电一样融入到了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形成成熟的市场应用模式,占据了中国卫星导航应用市场近99%的份额。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虽已在测绘、渔业、交通运输等诸多领域得到应用,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存在价格高、精度低的缺陷。在民用领域应用较少,只占据不到1%的市场份额。另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尚未建设完善,其应用的可靠性、先进性、连续性还有待验证,无法及时有效地发挥系统带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相比于GPS 存在后发劣势,市场竞争力不足,暂不具备与GPS 竞争的实力。随着GPS 等系统应用在市场上的进一步拓展、巩固,也使得北斗系统应用市场的推广更加艰难。
  4、产业标准规范建设滞后
  由于缺少国家层面的宏观协调机构,中国卫星应用产业在标准法规、发展规划、政策、测试评估、市场准入等产业政策与行业标准规范方面,存在建设缺失和滞后现象,没有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导致北斗系统关键器件的生产和采购长期无法集中,维护不便、互相不兼容,阻碍了系统应用的正常推广,进而制约了中国卫星导航应用产业链和规模化市场的形成。
  5、运营服务不能有效满足应用需求
  在全球卫星导航产业中,运营服务占其导航产业的比例ZUI大,平均达到60%左右,并且是增长ZUI快的部分。而我国北斗产业中运营服务占比仅为17%,远远达不到平均水平。目前中国卫星导航应用主要集中在车船导航监控、电力及通信网络授时等领域,综合运营服务平台尚未建立,不能有效满足大众及行业用户多样化的应用需求,缺乏面向大众市场清晰的盈利模式。需面向位置服务、公众出行、智能交通、物流监控调度、应急救援等细分领域,深度挖掘用户需求,开发新的应用服务与盈利模式。
  未来发展趋势
  从北斗到“北斗+”,从兼容GPS到兼容北斗,从专业应用、行业应用到大众化的社会应用,从北斗的“百城百连百用”到“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从北斗精准服务网到中国位置网服务联盟,北斗“天上好用,地下会用”的格局,正被打造得越来越稳固和坚实。未来五年,北斗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将实现跨越式发展,市场国际化和服务全球化将得以实现,应用深度和广度都将有大幅度提升,市场潜力将得到极大的释放,产业竞争能力将有质的提升。产业链结构将逐步趋于稳定成熟,届时,上游将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研发体系及配套产业环境,在国际分工中占有重要地位;中游将形成一批国际知名企业和民族品牌,在国际市场占据巨大份额;下游将形成全球化的运营服务体系,培育出全球性位置服务运营商。
  1、核心突破
  发展“两芯两端一件”,即:高精度高性能系统级芯片、通用导航芯片、导航终端和授时终端、3S软件,带动产业链整体发展。目前我国各级政府都在积极加快芯片及相关天线、板卡的研发和产业化步伐,依托重点骨干企业,加速北斗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提高优势产品的产能与市场份额。重点推进终端制造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增强产品生产能力,建成全国重要的终端生产和系统集成产业基地。进一步支持3S软件企业扩大规模,丰富产品,积极向服务一体化方向转型,并加强向海外市场的拓展。
  2、中国精度
  随着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建设的全面启动和高精度定位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厘米”水平,将推动高精度定位的广泛应用。此外,随着行业的逐步发展和亚米级定位市场需求的出现,高精度和导航两者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高精度的“高端低用”——从厘米级到亚米级,导航精度的“向上发力”——从十几米到米到亚米级,将成为市场主流。融合地基和星基增强系统,将培育“亚米级”庞大的新兴市场。
  3、跨界融合
  “十三五”北斗导航将实现“天基地基、室内室外、通信导航、国计民生”四个一体融合。北斗与其它GNSS系统实现天基兼容互操作融合,天基地基实现无线电层面的通信导航融合,室内室外实现多传感器融合,坚持感知网、传输网和服务网的“三网合一”产业发展路线图,实现泛在的智能时空信息服务和无所不在的位置服务,服务国民经济生产、民众社会生活和国家发展生态。
  4、时空服务
  以泛在、智能、绿色为大前提,面向市场,促进融合,做出特色,创新位置服务,打造北斗导航的升级版,充分发挥时空信息的核心凝聚力、基础支撑力和关联带动力,将“大、智、云、物、移”(大数据、智能城市、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概念打通贯穿起来,实现有机融合和系统集成,体系化地推进中国时空服务为主体的智能信息产业,树立、推进并造就中国北斗时空服务国家品牌。
  5、模式创新
  借助互联网思维发展北斗产业,如营造北斗产业生态、提供行业应用及服务业平台等,向服务环节延伸北斗产业链条,通过向用户提供服务来盈利。针对不同应用领域采取灵活的商业模式,如:交通运输领域的“用户免费安装终端、收取年费服务”模式;海洋渔业领域的“低价终端产品+免费应用平台+长期运营服务”模式;民生关爱领域的“产品+智能+互联网+服务”模式。
  6、全球拓展
  2012年以来,北斗系统根据“先区域、后全球”的战略部署,分阶段进行组织实施,形成了走出中国、冲破区域、面向世界的极富特色的北斗系统应用发展路线。《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推动海外市场开拓”的主要任务,为我国北斗系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思路和指向。亚太地区的国土面积占全球21.3%,人口占全球的57.2%,对卫星导航产品和服务的市场需求十分巨大。
 
 
 
 
                                                                                                                                                   高雪松
                                                                                                                                           2016年01月04日


官方微信

手机网站
版权所有:安徽烽火台卫星导航研究所  电话:0551-65239999  地址:合肥市长江中路369号CBD中央广场9层    皖ICP备10004973号-3    技术支持:浪讯科技